“疫心读画”之一 ——读《云山无尽》图
深圳之“快”,举世皆知,而刻意为慢者少,偶遇此“情”,“快”亦不得,不如慢慢渡之、观之、咀之、读之,因此以“疫心读画”,或与往日不同,请诸位看官鉴之。
“疫情”刚露头的头几天,或许是最难过的。
有人说,是因为自己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有理。长跑、登山的人往往有此感。比如跑步的几公里下来已经进入了良好的节奏,又比如登山的闷头向上,已然望见山顶,而在此时此刻,突然被强制停下,或曰前面交通管制,或说突然间山腰降下雨雾,暂不宜行,此时停下,需再起时,难免觉得有些别扭,或者气息不畅,或者腿脚僵直,实在是不爽的。由是心理更因此而起变化,难免回头不跑,或者放弃登顶,这也是许多人的常态。
放下最后的后果不谈,即在那被停下的一刻,有些人的心理便易于波动,而导致影响诸多的决定,乃至于影响结果,这恐怕并非是理想的状态,因此而读郭先生的这幅《云山无尽》,倒是能读出些解决之道。
▶《云山无尽》局部图1
画上云山,兼南北山水之态。山脚秀美,自水中起而不峻烈,横斜而上,自是一处登临好地,江边系舟,旅人已上山,却不见踪迹。循山而上,无一处有路,只见云雾缭绕,或许路只在云雾之中,左边山涧,瀑布流水数道而下,溯其源头,乃见山上一塔,有塔便有寺,此谓开悟修行之地,而山涧上有木桥凌空飞架,是山间道路唯一可循之迹,亦有渡人之意。▶《云山无尽》局部图2 此画局面,至此已能读出两层境界,一是山脚,旅人乘舟而来(或喻追求人生真谛之始,之前已或得人指点得渡),可见秀美山川,然而不见路径(能够明确找到人生前行道路之难);二是山间古刹(人生境界得升华所在),是智慧源头,虽不见路,但必有路,则路何在,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两层境,在有些人那里,或许已能解决开头所说的那个问题。 一是目标,疫情发生,最大的问题便是短期节奏被打乱,目标容易不明,不妨抬头远观,古寺古塔,就在山上。
二是心理,汝要上山,路线不明却必有路,安下心来,或者迂回道路,或者冒雨雾前行,其中方式,各有取舍,只是若心中已知道路不易,心理准备已存,实是大幸。
三是行动,旅人不在船内,山上亦不见踪迹,到了何处,全凭猜想,你在何处,亦是自己定义,或者尚未登岸,或者还在山间路上踟蹰,又或者正要渡桥过水,甚至是已在寺内与和尚讨论理法……其中定位,全在汝之一心而。
今日读此两层境界,或谓已可为有些人稍开心结,而郭先生之画,尚未完结,至于根本解决之道,尚在上面,明日续读,或更有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