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西元谈艺>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找回中国画自信和自尊(三)(四)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找回中国画自信和自尊(三)(四)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找回中国画自信和自尊(三)(四)

深圳西元文化 2024-05-22 07:28 广东

文章作者:郭西元

前言

      靳尚谊先生关于中国画的讲话,引起热议。

      靳先生说真话,认识深刻,他本身是油画家,更属不易!为这位老院长点赞!

      点赞之余,我们不能不对中国画的现状和前途担忧!今把郭西元先生十几年前关于中国画思考的几篇文章发出来,分享給大家。

      让我们一起为恢复民族文化自信、恢复中国画的自信努力! 



行吟  2017年作

       三、确立中国画应有的地位

       中国画在中国该应有什么样的地位?这本来不该成问题的,但是事实也不让人乐观。

       我想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理由,中国画在中国美术界所占的“份额”也不应该少于半壁江山吧?可悲的现状是,中国画只是“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雕塑、连年宣....”这美术学中几个子门类的一员。我想把中国绘画(我不大赞同“美术”这个外来用语)分成“中国画、西洋画”两大门类总该是正常的,而西洋画当然包括油画、版画、水彩、水粉、雕塑...等等这全部西画门类。那个被殖民了百年的澳门,在举办庆回归画展时,分类者三:一曰中国画;一曰西洋画;一曰书法。诸君,这样分类有问题吗?学校的系科设置也该这样,分为中国画、西洋画两个系科(西洋画系自然包括油画、版画等所有西画门类)这样让中国画和西洋画“平起平坐”,已经显出中国人的“宽容”。我还要预言,若干年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再增强,随着我们国民“自我殖民”思想的肃清,中国的学子自然会更多地选择中国画,(而非要学习西洋画不可的,直接去欧洲学就是了,何苦在国内学这些“二手”的?)而来中国学中国画的西洋学子也会逐年增多,西洋画在中国的“份额”必然将渐渐趋于萎缩。

       四、高考科目和基础课设置

       中国画系科高考自然要考书法、经典临摹,还要考古文、诗词、画论等等;而西洋画系科也要考书法和中国画论,道理很简单,在中国没有书法基础、不懂得中国画论,学习西画也难成功。进校后书法和中国画论也应该是整个绘画学科的(包括中国画和西洋画)基础课,用这个基础培养出的西画学子,再研究西洋画的民族化时,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尴尬了。

       说到书法,我们丢弃得太不应该了!书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诸多“基因”。中国画其中一个理论,就叫做“书画同源”,须知字写不好,画是画不好的。而书法又是我们的“童子功”,要从牙牙学语时练起的。可悲的现实是,我们的书法教学至今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小学!这一点我们甚至还不如那个声称要“脱亚入欧”的日本,(在日本不单单中小学有书法课,每个年级都有适合该年级的书法教材和刊物)该不该问问我们的同胞,我们到底哪根筋不对?

       目前中国美协仍然每年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西画,这显然是不妥的。难道我们还嫌用西画改造中国画不够彻底、还嫌引进西洋画的力度还不够吗?

       当前要实现中国崛起的“中国美术梦”,首要任务应该是清理西画“入侵”中国的流毒,梳理中国画的传统,研究和落实继承中国画传统的一切方面,而不是再继续推行西画“改造”中国画的错误!更何况由于我们的不重视,中国画的画史、画理、画法、教材、教案......就连这些年出土的文物,也缺乏认真整理研究;我们的民间美术,许多艺术家已经过世,他们的那些遗产连整理都谈不上......就连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那个敦煌,我们自己的研究甚至还不如国外......等等、等等,放着这么多正经事不做,再派人出去学习西画,不能不说是匪夷所思的!目前正有一个《留学到苏联》的展览在巡展,展的是建国初期我们派人去苏联向老大哥取经的史实,有人撰文说这是我们的“中国美术梦”,这提法是大不妥的!如果硬要说那是“梦”的话,那只能是中国人做的“洋梦”,无论如何也不是崛起中的中国人该做的“中国梦”!

(···未完待续···)


癸巳年(2013年)五月于深圳木石山房

发表于2013年5月15日《中国书画报》



郭西元

     

      丙戌年生于山东省诸城市,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深圳大学教授、文人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师从于刘海粟、陈大羽先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被誉为『原生态的文人画家』。

     出版个人专集十余种四十余部、论文集五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郭西元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郭西元画集》等;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教学片《郭西元大写意花鸟画技法》。

     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六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收藏。二零一七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由深圳市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展品全部由深圳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