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西元谈艺>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找回中国画自信和自尊(五)(六)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找回中国画自信和自尊(五)(六)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找回中国画自信和自尊(五)(六)

深圳西元文化 2024-05-23 07:28 广东

文章作者:郭西元

前言

      靳尚谊先生关于中国画的讲话,引起热议。

      靳先生说真话,认识深刻,他本身是油画家,更属不易!为这位老院长点赞!

      点赞之余,我们不能不对中国画的现状和前途担忧!今把郭西元先生十几年前关于中国画思考的几篇文章发出来,分享給大家。

      让我们一起为恢复民族文化自信、恢复中国画的自信努力!

 

悟  2016年作

       五、文化“输出”该输出纯正的中国画       这些年我们在做文化输出,中国画走出去是我们的文化战略。而拿什么样的画出去,是不能含糊的。我们拿那些用西画“融合”了的不中不西的东西出去,难道是要向世界展示用西画改造中国画的成绩吗?而拿中国人画的西洋画出去,那就更不符合我们的“文化战略”了,难道我们要展示中国人承继“西方文化传统”的决心和能力吗?!       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也该教授他们正宗的中国画。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时,就遇到几位欧洲学生,他们就指明要我教他们纯粹的不是“改良了的”中国画。当然我们还要引导立志于绘画学科的中国学子们,中国画应该也必须是他们的首选!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的子民,这应该也必须是他们引以为骄傲的!而传承这个民族的古老文明,是这个民族的子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更何况这个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并将继续放射着无与伦比的光辉!而我要他们作为首选的中国画,几乎是这个文明中最璀璨的明珠!说到这里,可能就明白了为什么我要求学习西画的中国学子也要学习书法和中国画论了。       六、建立中国画的自信和自尊,从清理西方为中心的观念开始       西方为中心的观念,有点根深蒂固了,美术界结束“油画老大”的历史不过才几年。(如果加上版画、水彩、水粉、雕塑等门类,现在西画在绘画界也仍占绝对优势)用西画的观念看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一些同胞的习惯,他们戴着西方的有色眼镜看中国画,觉得“造型不准、没有调子、透视不对......”,有人把山水画的“三远法”归纳为“散点透视”,正如把苏州叫东方的威尼斯一样,这样“走夜路唱小曲”为自己壮胆。时下美术评论界的褒奖用语也是“学贯中西、融中西于一炉”者云,还有更激进者,学着西方现代派的样子要废除架上绘画呢?所以深刻检讨目前中国画的“去中国”化现象,认真查找内在的原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前提首先是检讨我们头脑中西方为中心的错误观念,肃而清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美术学子“宁愿跳楼也不学中国画”的事件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是个案,学校的心理辅导该如何介入?如果不是个案,我们体制的问题要认真检讨了!“中国”(请注意中国二字)国家办的美术院校的学子,经过“中国”的教授们的教导之后,竟然如此反感自己的“国画”,岂非咄咄怪事!这样的事正多,我无法一一列举,需要有良知的同胞一起检讨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这是习近平主席十八大报告中的话,是不是我的许多同胞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他们正在把别个民族的血脉拿来当祖宗供奉着,心安理得的努力做那个洋“血脉”的承继人,这难道还不够可怕吗?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的子民,起码应该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民族的血脉,应该知道该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更应该知道这个古老民族的故事还非常的精彩!       写到这里,我耳边响起我们的国歌:“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先烈们在我们的民族处在最低谷时,彼时彼刻,曾经高唱着它,用自己的血肉,抵御入侵者的炮火,保卫我们的疆土!现在,我们的民族处于百余年来最好的时期,我们正在崛起!此时此刻,我倒要问问我的同胞,我们文化的疆土在哪里?我们中国画的疆土又在哪里?我们该怎样在文化的领域、在中国画的领域“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现在,这不再需要我们的“血肉”,然而,却需要我们的灵魂!

(本篇结束)


癸巳年(2013年)五月于深圳木石山房

发表于2013年5月15日《中国书画报》


郭西元

     

      丙戌年生于山东省诸城市,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深圳大学教授、文人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师从于刘海粟、陈大羽先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被誉为『原生态的文人画家』。

     出版个人专集十余种四十余部、论文集五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郭西元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郭西元画集》等;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教学片《郭西元大写意花鸟画技法》。

     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六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收藏。二零一七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由深圳市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展品全部由深圳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