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二则(二)
杂感二则(二)
编者按
《回归中国 郭西元文集》一册,收录近年郭西元先生诸多论著,其中的画论、教育论与文化论述,皆颇有可读处,更彰显郭西元先生的士人风范,亦与当下中华文化复兴之大势相契合,多文虽未早年所写,读来却有“先见”之感。
万影皆因月 2014年作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个探险队请印第安人做向导,向导们在连续走了三天之后,一定要停一天休息,说为了“让灵魂跟上”。 原来我们这些年来“快”出来的问题,是因为“灵魂”没有跟上! 明代有一本幼儿启蒙读物叫《小儿语》,开始四句是“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我想这“小儿语”与印第安人的“让灵魂跟上”可能出自人类同一个大智慧。
联想到画画,这些年我们画画快,用笔快,出成绩快,盼成名快,盼卖画来钱快……这个“快”字引出的毛病,我们叫做“浮躁”,没想到原来这“浮躁”是因为“灵魂”没跟上!难怪古人画论中反复说用笔要“沉”、要“重”、要“留”;还反复用什么“折钗股、锥划沙、屋漏痕”来比喻;难怪古人又说什么“人心不正,用笔无法”,这“人心”和用笔还真有关系! 这些年我们崇尚的这个“快”字,致使我们“灵魂没跟上”,这“魂不附体”引出的偏差可就……
在某地铁站,见到人们脚步匆匆,顿生他们在追赶什么之问。心想,可怜的人们啊,那最后的终点都是一样的,何必如此去赶!
前年,自己因为“快”吃了大苦头——游泳上岸时不慎摔倒,跌了个脑血管出偏差,“灵魂”真的没跟上,去奈何桥畔来了个“一日游”,险些没回来!经过这样一个“严重警告”,才逼我体悟到了“放慢脚步”的道理。
壬辰年 西元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13年第85期)
郭西元
丙戌年生于山东省诸城市,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深圳大学教授、文人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师从于刘海粟、陈大羽先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被誉为『原生态的文人画家』。
出版个人专集十余种四十余部、论文集五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郭西元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郭西元画集》等;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教学片《郭西元大写意花鸟画技法》。
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六十余次,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收藏。二零一七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由深圳市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展品全部由深圳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