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走进西元>话说郭西元

话说郭西元

日本创价协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
“不染世间法如莲花在水。”
“佛典有言:如莲花在水、清净的莲花自古与佛法相关极深,从先生描绘的莲池中,能感受到悠远而壮大的佛法的真髓,这是比任何财富都更珍贵的,我要作为高尚而真挚的瑰宝珍惜收藏。”
——池田大作先生书信
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
“博大精深”
——1982年赠书法
著名画家陈大羽先生:
“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1981年赠书法
“郭西元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在大写意方面展露才华,创作与教学均有丰富经验…··深得好评。”
——1 992年推荐函
著名画家宋文治先生:
“郭西元擅长写意花鸟水墨山水,用笔洒脱豪放,教育理论技法独有见解,在国内外深得赞许,著作、展览、出版均受欢迎。
著名评论家邵大箴先生:
“郭西元君是位多才多艺的刨作家。他的画深得传统文人画之奥秘,有深厚的笔墨功力,不以形似为目的,随兴写来,传情传意。他的文章,包括带有理论性的一类,写得很轻松,没有学究气,娓娓道来,颇有文采。说的都是艺术规律与人生哲理(艺术规律也都在人生哲理之中),但从身边琐事或是见闻起笔,有感而发,思路自然,趣味横生,写理于情,发人深思。
郭西元君是推崇文人画并在此领域耕耘和有成就的,他为此传统的某哇失落而不平,他为文人传统的复兴、繁荣在呼唤、奋斗,这些都是符合我们时代需要的。他的努力,包括他写的这 文字,我们是赞赏和表示钦佩的。”
——20OO年论文集序
著名艺评家侯军先生:
“读他的画,你或许会不时发现儿分机智几分灵巧,但却没有甜俗、浮滑的成分。相反,细细品味,你倒能品出一丝淡淡的苦涩,那感觉,如啜佳茗,浓淡之间,若隐若现。在他笔下,无论是荒山野岭、孤村草舍、还是残荷枯木、雄鹰瘦马,皆是景由心设,境为情发,每每透出一股股清气、寒气、冷峻之气、苍凉之气,而这种艺术境界,显然是那些一下笔便让画幅泛起一股股甜气俗气的画匠们所不可梦见的。
西元为人坦诚,一如其书其画。齐鲁大地的大山大水,给了他几分豪气几分粗犷;而秦准河畔的杏花春雨,又给了他几分细腻,形成了拙中寓巧、刚柔相济、平中见奇的独特风貌。”
——1996年画评
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易苏民先生:
“惟鲁多才灵秀钟,艺坛俊杰仰郭公。传承故国尚儒业,振铎列帮弘道功。旷代笔花人物妙,千秋娟素圣贤雄,欣看画展市空巷,两岸交流大雅风。”
——1 995年台湾个人画展即席赠诗
台湾著名评论家王衍女士:
“从他的画法中,我们看到画意丰富的韵动线条;而在他的画中,也可以欣赏到画法的笔墨兴味。画面铺陈尤显匠心独具,大笔扩展之作,仍见细微处的照顾,用笔质朴古拙、神态生动、饶富趣味……受到海内外画家的嘱目。”
——台湾《艺术贵族》杂志1996年7月
香港著名评论家谢顺佳先生:
“从郭氏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中国画深厚的传统的味,说明他扎实的传统基础训练和大胆探索的精神……”
——香港新晚报1989年5月
著名艺评家董欣宾先生:
“这次见到西元近作的资料,正有恍然隔世之感。那些入俗的画风,已被全然涤除殆尽,他可以称为出乎其类而拔平其萃的健秀。
西元的近作正渐入渐细、渐入渐静、渐除火气,又渐得内在之豪放啸傲之大氛。琴心平,剑胆也。这种琴剑之气说穿了正是他天性灵心恬练出来的一种昂扬之气的衍化、升华,借一株老树、一盘新樱、几层山峦而赋予特有的情性、意境,而这意境达列一种不是尽人可达的高度。”
——1991年《郭西元画集》序
香港著名艺评家梁陰本先生:
“郭两元从甲骨文、金文人手,精研篆、隶、行、草之法,笔墨每多佳趣,看他的书法,有如看画,看他的画,有如看书法,在书法中,有画法的布局和墨韵。他的作品能以骨法用笔.结构合乎平衡原理,墨色则焦、浓、重、淡跃然纸上,以豪放的笔墨寄意抒情……”
——一1989年《郭西元画集》序
著名艺评家沙雁先生:
“郭西元的笔墨个性是孕育其作品独特意象的极重要因素。其笔沉着、简约、空灵、开合张弛各得奇妙,而以蕴力强健为特色,其墨尚枯淡、滞涩,不事淋漓铺张,两者相成,铸成了.作品的神骨,独具苍茂、古拙、淳朴而怪谲含蓄的灼灼风采,其成果之丰硕,自是不言而喻。郭西元先生正以年富力强之躯,厚积敏悟之智在通往艺术颠峰之路上奋然前行,当不断会有更多自呈高标华采的佳作问世。”
——1999年画评
香港著名画家李泽文:
“书画之道,不因人之褒而谓之好,亦不因人之贬而谓之恶,画乃肺腑之言心中之境,焉能由人分说……故西元之画,此间自有金刚眼睛审而察之,不必我饶舌。夫阿堵之为物,一说便俗,一说便俗!不说而说,说而不说,说不说而不不说,是为说。郭子其有以教我乎。”
——1989年画评
香港著名艺评家李虚白先生:
西元兄的画,逸笔草草之风格与新文人画相若。然而细品之下又觉得洒脱之中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苦涩味道,慢慢地品赏,如啜佳茗,如读孟郊、贾岛之诗章。在甜熟、浮滑之画风大盛之时下,苦而涩之境不易到。
——1992年虚白干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