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话——“郭西元文人画艺术展研讨会“摘要节选(十)
编者的话:
2017年底至2018年初,“郭西元文人画艺术展”在深圳市美术馆陪伴深圳市民进行了一次文化跨年。本次画展集中展示了郭西元先生近几十年来一批佳作,更是继2006年,郭西元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大型个人画展之后的一次重要的展览。
在本次画展期间,举行了关于郭西元先生文人画艺术的一次专门研讨,与会之大家,发言踊跃,研讨深入,从郭先生的艺术本身到郭西元所代表的文人画艺术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乃至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地位与价值,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信息量之大,话题之深刻,言语之犀利,可谓大观。
(主持人)陈履生:接下来请江西美协的主席蔡超先生。
蔡超
历任江西省南昌市文联主席,南昌画院院长,南昌美术馆馆长,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博物馆馆长,江西书画院院长兼书记,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评委,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蔡超:郭西元是我的老朋友,我今天参加这个会,用一个通俗的话“臭味相投”来形容,从他的人到他的画,我都喜欢,他给打电话叫我来,我说我可能不一定来,尽量争取,因为我已经计划要出国,要去西班牙、葡萄牙转一转,但是我昨天晚上还是赶来的,一种是体现情谊,今天来了又碰到很多老朋友,我今天来晚上就要回去,因为明天又有一个事。
我觉得中国艺术的文人画,它跟国外不同,国外很早就有艺术家以这个为生,中国的艺术家很多产生里头没有很多以这个为生,都是非常高端非常有修养的一批人进行艺术创作,在抒发他的情怀,抒发他的政治理想。你看我们现在古代留下来的最伟大艺术家的作品,没有像现代社会我们画家成为一个职业,但是西方在我们中国的绘画发展有这么一个趋势,就形成艺术家对他的艺术追求放在人格的追求,放在一个比较高端的位置上。中国绘画更多是精英文化,刚刚谈道养生,我把你的画归结为精气神,中国画讲究精神,讲究气韵,讲究神韵,为什么中国看这种绘画特别顺心,看着很舒服,看着你也特别顺眼。
一个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的内心有一种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感悟在里头,外国的绘画很直观,中国的绘画很多是内涵性的东西,包括你听经,很多人是听它的韵,追究绘画也是讲究韵。遗憾的是,我觉得现在年轻人对这些东西的理解越来越浅,越来越实在,在当下的文化情况下,特别是一讲到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好多都是照着西方的模式,抄着西方概念,中国人把很多东西理解得很简单,不是说这一点不好,里头也有很多值得我们鉴赏的,对设计影响很大。这一次到西班牙碰到一个达芬奇的展览,包括达芬奇的手稿等等都在那里摆,好认真。我觉得我们最缺失的就是这些事情做得很少,为什么外国人穿衣服都不愿意一样的东西,这也是个性。当前提倡文化自信多提倡一些文化还是有好处,起码你觉得伟大在哪里,为什么我觉得它是高雅的。它高在什么地方,雅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这个东西,这个对我们的艺术发展也是有影响的,建立民族自信也是有影响的,否则就看着西方最时髦的东西就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就去盲目跟踪。